全球婴童网
招商
品牌
商机
展会
产品
企业
资讯
专题
视频
店铺
开店
经销商
婴童网首页 > 母婴资讯 > 行业观点 > 正文
国产奶粉的艰难重建过程 关键的是奶源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行业编辑:婧宸
2017年11月04日 15:05来源于:界面
分享:

在大众消费领域,消费者信任可以在一瞬间被毁掉,却可能需要一代人的努力才能重新建立。中国奶粉企业正在经历这样艰难的重建过程。

在9年前的三聚氰胺事件之后,中国这个巨大的婴儿奶粉市场几乎拱手让给了外国品牌,如今国内奶粉厂商的产品和销售策略几乎都围绕着“进口”概念展开,希望重新获取人们的信任。

国产奶粉的艰难重建过程  关键的是奶源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在过去几年里,有实力的国内奶粉厂商开始直接在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建立或者购买奶粉生产工厂和研发中心,向消费者售卖“原罐原装”的进口产品。

自从2012年9月圣元营养食品有限公司投资约7亿元人民币在法国布列塔尼地区建设奶粉工厂之后,同年年底伊利投资约11亿人民币在新西兰新建婴儿配方奶粉项目。2013年1月,也是在新西兰,蒙牛旗下的雅士利宣布投资约10亿人民币自建工厂。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比如贝因美(10.110, 0.02, 0.20%)2013年在爱尔兰投资的工厂在2015年已经开始投产。澳优乳业2016年在新西兰建奶粉工厂,在今年10月刚启动试投产。

最新的是飞鹤。今年9月,中国飞鹤乳业董事长冷友斌称,飞鹤在加拿大金斯顿投资建设的婴幼儿奶粉厂将于2019年下半年完工并投入生产。这个总投资额为3亿加元(约合人民币15.8亿)的工厂是飞鹤投资的继美国工厂后的第二个海外工厂。据加拿大国际广播电台称,飞鹤在金斯顿生产的牛奶粉和羊奶粉85%将运回中国销售。

即便是在国内生产的奶粉,大厂商也纷纷在向海外采购优质奶源和配方。在生产设备和质检上,大厂商每年也都在加大投入,伊利此前向外公布,2015年全年检测费用投入达2.85亿元,累计在检测设备方面的配置投入30多亿元。

曾就职于多家内外资奶粉品牌的潘亮平告诉界面新闻,由于国内奶粉监管严格,这几年奶粉生产企业在硬件设备上的标准高于海外,“所有的乳制品都打着ISO9000,工厂几乎都是GAP认证(药品级),国外品牌奶粉除了惠氏、咔哇熊是GAP的工厂,其他工厂都是QS工厂(食品级)。”

今年10月17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布9月婴幼儿配方乳粉抽检情况,结果显示,所有抽检奶粉全部合格。在奶粉月月抽检中,1月、6月、7月、8月、9月均出现全部合格的情况。

甚至一位进口奶粉品牌从业者告诉界面新闻:“现在国内乳品企业的设备、硬件都要高于国外。不过在软件上,比如最关键的奶源,国内仍然没有办法媲美国外,再比如国内饲养环境、水土、雾霾等都有让消费者不信任的地方。

除了这些不可抗拒的外界环境因素,奶粉业内的普遍认知是,国产奶粉实际上进入了历史最安全的时期。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国产奶粉品牌开始重新崛起了。

“压根儿就没想过买国产奶粉,不为什么,就是消费习惯吧。”

一个有将近200名年轻妈妈(以85后、90后为主)的微信群群主苏莉莉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说。群里的妈妈们来自从一线到三线的全国各个城市。

“之前觉得贵,但为了孩子,贵就贵吧,不过现在一二百元就能买到很知名的(进口奶粉),没理由不买啊。”苏莉莉说。

的确,在三鹿事件之后,从2009年至2015年的6年间,进口奶粉在各方面都遇到了最好的发展机遇。不仅跨境电商和物流为代购和海淘提供了方便购买进口奶粉的渠道,许多海外奶粉品牌也在借机进入中国市场。

根据尼尔森2010年的调查数据,当时整个市场国产奶粉的销量在50%以上,如果算上三线城市和农村,国产奶粉的市场依然占有率至少是六成以上,但到了2012年,尼尔森给出的数据显示,外资品牌奶粉的份额就占到了一半以上。据支付宝发布的一份《2012海淘报告》显示,当年海淘最受欢迎的爆品就是婴幼儿奶粉。蜜芽宝贝、网易考拉海淘平台等均在此时高速发展,同时给中国消费者带来了更多奶粉品牌。

咨询公司英敏特(Mintel)今年3月发布的一份婴幼儿奶粉市场份额报告显示,2015-2016年,婴幼儿奶粉市场份额前五名中,只有飞鹤一个国产奶粉品牌,其余均为外资奶粉品牌。

界面 )
分享:
相关资讯
更多>>
  • 三天内
  • 一周内
  • 一个月
  •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浙B2-20110190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00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