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婴童网
招商
品牌
商机
展会
产品
企业
资讯
专题
视频
店铺
开店
经销商
婴童网首页 > 母婴资讯 > 市场新闻 > 正文
茅台利润被质疑造假 股权激励法并不适用
2016年09月04日 10:33来源于:消费日曝
分享:

白酒第一股近段酒气冲天,中央史无前列的八项禁令之后,仍然每瓶价格在上涨,有一阵子人们担心53度飞天是不是要飞到3000元一瓶。

茅台利润被质疑造假 股权激励法并不适用

这作死的节奏非常像2008年那会儿,价格飞升到1800元一瓶以上。

茅台酒的持续涨价已成为一个行业性话题。茅台公司自己也看不下去了,紧急行动,抑制价格上涨,控价手段急出。

板子也打在通货膨胀屁股上,热钱找不到出口啊。不得不说茅台背后有高人啊。君不见步步高创始人,OPPO、vivo手机后面大老板,素有中国巴菲特之称的段永平一直持有茅台股份。茅台成为黄金、房价之后又一个硬通货。小编不禁有些许担心,东阿阿胶、冬虫夏草等玩艺是不是又要来一轮作死型暴涨啊。

4月14日,贵州茅台发布2016年年报,营收388.62亿元,同比增长18.99%;净利润167.18亿元,同比增长7.84%。而在这份财报却被人看出端倪,指其涉嫌造假。

刚刚发布完2016年业绩报告的茅台,原本是营收和利润双升的好业绩,但令人意外的是,4月17日,有媒体消息称,茅台涉嫌利润造假,以股权激励的形式涉嫌向公司高管们输送利益45亿元。

45亿其实真不个大数量,不就是若干瓶酒的事嘛,值得翻起千层浪?吃瓜群众实际上是关心茅台为什么利润造假?

茅台利润造假是否违法违规?

流失的利润去了哪里?

还有没有分红?

据了解,有关茅台利润造假的质疑是一位名叫“扬韬”的职业投资人在新浪微博中发布,其提到2016年,茅台合并报表的预收账款有175亿元,同比去年增长了93亿元,另外,合并报表的经营活动现金净额375亿,远高于净利润的167.18亿元,这说明,销售公司已经收到经销商的订货款。但是,母公司也就是生产公司的营业成本比合并报表高6亿元,说明销售公司手里有很多茅台酒。问题在于销售公司收了经销商的订货款,而且手中也有货。

在举报人“扬韬”看来那么只有一种可能,销售公司把货发给经销商了,但是在报表里没有确认收入。“如果是销售公司手里没货,收了经销商的订货款,那么母公司的营业成本应该跟合并报表的营业成本一致,因为母公司没有这么多茅台酒产成品给销售公司。”

根据茅台2016年的财报显示,母公司报表营业成本40.12亿,合并报表营业成本34.10亿。按此推算,如果合并报表的营业成本也是40.12亿。上述“扬韬”转发的新闻内容中认为茅台的隐藏利润是29.51亿。同时又依据消费税虚增21.36亿元,所以,收入少确认和消费税虚增隐藏的利润为 45.66亿元。在他看来,茅台利润造假目的是为了下一年的股权激励。

茅台官方还没有针对此次利润造假正式回复。

实际上,如果通过会计手段调整利润数字,并不涉嫌伪造证据凭证并以不正当利益为目标,这个只算是广义的利润造假,但也是很常见的。

一位财务人士说,目前很多国内上市公司为了平衡下一年的业绩水平,经常出现将本年好的业绩划到下一年,或是将下一年提前打款的收益计算到本年度。属于“合法违规”,也是现在上市公司的“潜规则。”

众所周知,在白酒行业,近来“国企改革概念”也是频频受到关注。这不禁让人联想到,早在2014年7月31日,贵州茅台就发布公告称,接到控股股东茅台集团考虑到相关承诺事项的特殊性和公司发展的需要,茅台集团将于2017年12月底前推进制定对公司管理层和核心技术团队的股权激励办法,报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实施。目前来看,临近茅台今年底前股权激励方案公布时间还剩下没有几个月时间了——

没时间解释了,快上车。

消费日曝 )
分享:
相关资讯
更多>>
  • 三天内
  • 一周内
  • 一个月
  •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浙B2-20110190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00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