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奶粉价格竞争激烈,这给市场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在如此激烈的环境下,国产奶粉应该如何突破瓶颈呢?
进口奶源数量增加,价格持续降低
2016年5月,我国共进口乳制品169 976 吨,环比增长13.5%,同比增长34.2%;1~5月,全国进口乳制品数量为903 810 吨,同比增长34.3%。
其中,2016年5月,我国进口液态奶68 231 吨,环比增加了10 315 吨,增幅为14.7%,同比增加了36 751 吨,增幅为112.6%;1~5月,我国液态奶累计进口268 207 吨,比2015年同期增加了129 240 吨,增幅为89.9%。2016年5月,我国干乳制品进口量为101 745 吨,环比增长13.0%,同比增长7.6%;1~5月,干乳制品累计进口635 603 吨,同比增长19.6%。从大包粉的进口数量来看,也是不断增加的。2016年5月,中国共进口大包奶粉45 978 吨,比上月增加了2 761 吨,环比增长6.4%,同比增加了2 986 吨,增幅为6.9%;1~5月,中国累计进口大包奶粉365 727 吨,比2015年同期增加了51 683 吨,增幅为16.5%。
与进口数量不断增加形成反差的是,进口乳制品的价格不断下降。2016年5月,进口的液态奶平均价格(CIF)为939 美元/吨,比上月下跌了71 美元,跌幅为7.0%,同比下跌了153 美元,跌幅为14.0%;1~5月进口液奶平均价格(CIF)为993 美元/吨,折合人民币6 479 元/吨。2016年5月大包奶粉进口平均价格(CIF)为2 415 美元/吨,比2016年4月下跌了119 美元/吨,环比下跌4.7%,同比下跌12.0%;1~5月大包奶粉进口平均价(CIF)为2 388 美元/吨,折合人民币15 582 元/吨。
国内奶源价格低位徘徊,终端产品价格战越演越烈
各大乳企都在竭尽全力在全国消费疲软的大环境下谋求销量的增长,一面是消费热情的下降,一面是各乳企增长的目标压力,再加上奶源价格徘徊在低位,这样的大背景顺理成章地催生了价格战。从全国市场走访情况来看,常温奶的价格战尤其突出,低温奶也不能幸免。北方某市场中,250 毫升*12盒的礼盒居然卖到13 元每提,2016年15 元/提已是常态,年前一直维持在19 元/提。在东北市场,高端常温白奶从2015年年底逐渐开始低价销售,从2016年3月开始高端白奶买一赠一已经是常态,包括圣牧、现代牧业等走全国市场的企业。另外,常温酸奶3 提仅100 元,买一件高端白奶赠一件常温酸奶……
再看低温市场:低温乳酸菌饮料买一赠一、再来一瓶屡见不鲜;150g塑杯酸奶1 元/杯;蒙牛250g冠益乳4.9 元买二赠一。看看超市的价格签,全国各地一片黄,看来以常温为主的区域型乳企日子尤其不好过。
区域乳企突破之道
对于区域型乳企来说,一方面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另一方面养牛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上游没有成本优势,下游面临价格战,如何寻求突破是城市区域型乃至大区域乳企的迫切需求。笔者走访全国各地市场,现主要从产品和渠道方面进行分析,供读者参考。
1.跟上潮流,做对产品
1.1 差异化产品开道
走到超市的冷风柜前, 面对琳琅满目的乳制品,你会发现,同类产品很多,包装、价格、口味很接近, 产品的同质化严重, 消费者很难作出决定,选来选去最终的选择要么是挑选大品牌,要么是买低价位的。长此以往,那些品牌小且没有价格优势的产品就会被慢慢地边缘化。所以有差异、有辨识度的产品是区域乳企占领阵地的先锋军。差异化有特点的产品可以降低宣传成本,产品自己会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如何选择差异化的产品呢?首要的是对本区域的竞品进行分析,包括包装形式、产品概念等,收集竞品信息,发现市场的空白产品。确定差异化产品的原则如下:
看竞品,完全创新。要做一款与现有竞品完全不一样的产品,要先明确该产品的定位,是走高端还是低端,从目前的市场来看,差异化的产品一般都是走高端路线。但这并不意味着只有高端产品才能走差异化。一位职业经理人曾表示,低端产品没有必要走差异化,笔者不敢苟同,这要看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市场情况,只是相对来说,走高端路线采取差异化更能实现预期的目标。高端差异化主要体现在包材、设计、概念上,这些元素中包材相对来说比较能体现差异化,只要包装形式与现有市场的包装有很大的差别,至少看起来要比竞品高端,就能达到目的。例如:优诺酸奶,产品概念是来自法国的味道,包装采用前无古人的倒扣式杯装设计,从2015年6月上市以来迅速占领上海各大超市的第一陈列位,差异化的包材再配合相应的设计及产品概念使得产品如虎添翼。目前优诺在上海的销量已经占到14%的份额。优诺产品的差异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完全差异的包装,赢得消费者眼球;(2)来自法国的概念赢得消费者认同感(不排除崇洋媚外的心理);(3)突出的口感,赢得消费者重复购买;(4)较高的售价,赋予产品价值感。这里说的完全创新是相对的,只要每个方面比竞品做得好一点,以多点的不同,最后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
跟随竞品,部分创新。针对竞品的核心跑量产品,我们要做的就是求同存异,人靠衣装,有特点的包装是吸引消费者的第一步。例如河南市场上爱克林“益生菌酸奶”产品销量比较大,要想抢占其市场份额,从益生菌酸奶的概念入手是比较明智的选择。为了攻占竞品市场份额,就要做得比竞品更完美(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考虑问题)。首先可以从包装的便携度上分析,爱克林的包装在终端陈列的时候展示的面比较大,容易吸引消费者眼球,但是爱克林的包装打开之后酸奶必须一次性喝完,不可重复打开和密封,缺少便携性,而且在很多消费者眼里爱克林就是塑料袋,在现在的市场中略显低端。从这些因素当中就能寻找出自己的特色,其核心是解决便携性,而高透PET瓶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PET瓶是非常成熟的包装形式,可以重复打开和密封,解决便携性,而且高透PET瓶与爱克林相比显得更有档次、更时尚,在产品名称和概念相同的情况下,瓶装益生菌酸奶更能满足年轻消费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