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女娃芳芳(化名)终于出院了,对于几天前发生的事情,芳芳父亲心有余悸地说:险!真是太险了!
原来,芳芳误将妈妈的精神病药物当成糖豆给吞下,随后出现嗜睡、昏迷等症状,情况十分危急。
3岁女儿沉沉睡去怎么叫也叫不醒 原来把药当糖豆吞了
7月20日中午,芳芳父亲下班回家,发现芳芳躺在床上睡觉,一开始他并没有在意。到了饭点,芳芳父亲打算叫醒女儿,却发现女儿怎么叫也叫不醒。
“她躺在床上就像昏过去一样。”眼前的景象把芳芳父亲吓坏了,以为女儿严重中暑的他,立马带着芳芳奔向金华东阳市妇女儿童医院。
“快!快!医生,救救我家孩子!”随着一声疾呼,芳芳父亲抱着芳芳冲进了东阳市妇女儿童医院急诊室。
到了医院后,昏睡不醒的芳芳瞳孔缩小,对光反射欠灵敏,心律不齐、心音低钝。
医生初步判断,芳芳为对精神有影响药物中毒,并不是严重中暑。
经过3个多小时的抢救,当天下午5时许,芳芳终于清醒过来,精神逐渐好转。
家人介绍,芳芳误服的药品,是平日里妈妈服用的一种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盐酸苯海索片及盐酸齐拉西酮(各3片)。
至于芳芳究竟何时吃下这些药,他们也不是很清楚,“孩子可能以为是糖豆,就吃下去了”。
这样的事并非个例 不少幼儿误服药丸或农药
“这已经不是第一个把药物当作糖豆误服的孩子了。”对此,东阳市妇女儿童医院儿科病区主任方俊梅说,她从医多年,经常会遇见因误服药物或是有毒物品的孩子被送进医院抢救,有些孩子甚至因为服用过多而丧命,让人十分痛心。
“幼儿的好奇心很强,什么都要尝试,在家中看到家人服用药丸,会觉得那是好吃的,也会想去尝试一下。除此之外,一些瓶瓶罐罐的东西,孩子们也会好奇,偷偷拿着喝。”方俊梅主任说,孩子们因为好奇而误服的东西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有吃了长辈治高血压的药的;有喝下家里用了一半的甜味农药除虫菊的;还有吃了家中樟脑丸险些送命的,数不胜数。
医生提醒:药物要放好 救治勿拖延
方俊梅主任提醒,尤其是家有幼龄儿童的家长,一定要把药物等易发生危险的物品放置到远离小孩处,以免小孩误食发生意外。此外,小孩一旦发生吃错药的情况,又往往叙述不清,此时家长切忌惊慌失措,更不要指责打骂孩子,否则孩子哭闹,更不利于说清真相,还会拖延治疗的时间。
小儿误食药物后,家长也可采取一定的急救措施,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要冷静下来,搞清小儿服的是什么药,服了多长时间。如果小儿服药的时间不长,在4~6小时之内,家长可以在家里立即采用催吐方法,使小儿把存留在胃内尚未消化吸收的药物吐出来。但是,催吐需要注意防止误吸,如果小儿神志不清,不能催吐,应立即送往医院。”方俊梅主任说,催吐的具体方法是,用一根筷子轻轻触碰小儿的嗓子后部(咽后壁处),小儿会感到恶心而引起呕吐。为了更好地催吐,可以让小儿喝些清水,反复催吐几次,这样可以尽量减少药物的吸收,避免引起药物中毒的发生。
但是如果小儿服入的药量过大、时间过长,特别是当小儿已经出现中毒症状时,家长必须立即将其送到医院抢救治疗。
或者当情况无法掌控,就要及时送医。特别要注意的是,在送往医院急救时,请带上误服的药物或者药瓶,以便让医生了解情况,及时采取解毒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