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婴童网
招商
品牌
商机
展会
产品
企业
资讯
专题
视频
店铺
开店
经销商
婴童网首页 > 母婴资讯 > 健康防护 > 正文
如何为冬天的宝宝预防冻疮?
2015年12月18日 16:23来源于:爱问医生 亲爱的喏斯同学
分享:

入冬天寒,对于部分童鞋来说,焦心的不是真正的雪上加霜,而是冻疮。冻疮是跟寒冷密切相关的一种皮肤病,因为你无法改变寒冷的大环境,所以一旦发病,在冬季很难快速治愈。

这是一篇关于冻疮预防和治疗的攻略,收藏好,今年和来年都有用。

冻疮是冬季的特有产物

寒冷是主犯

潮湿和风速是帮凶

血液循环不良难辞其咎

入冬以后气温骤降,当温度低于10℃时,皮下小动脉预冷收缩,静脉回流不畅从而发生冻疮。因此身体的暴露部位,比如鼻尖、耳边、耳垂和面颊部常是冻疮喜欢光顾的部位。

潮湿及风速可加速体表散热,故冬季潮湿多风地区冻疮发生率比干燥地区为高。

局部血液循环不良,使得氧和营养不足而容易发生组织损伤。肢体末梢部位血液循环相较其他部位来说稍差,故冻疮好发于肢体末梢部位,比如脚趾、手指。另外,女性肢体末梢循环常较男性差,儿童末梢循环的调节能力较成人差,糖尿病、植物神经紊乱、营养不良、贫血等人群末梢循环较健康人群差,因此,这些群体更容易被冻疮盯上。而局部衣物、鞋袜过紧造成血液循环不畅的话,也会诱发冻疮。

冻疮≠冻伤

冷伤(cold injury)是指低温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的统称,冰点(0℃)以下的低温对人体造成的冷伤才是冻伤(frostbite),而0~10℃的低温对人体造成的则是非冻结性冷伤。冻疮就属于非冻结性冷伤。所以在医学上冻疮和冻伤并不是一回事。

温暖的环境让冻疮更折磨人

得过冻疮的童鞋一定感同身受。温暖之所以会让冻疮更折磨人,是因为低温使得皮肤小血管收缩,动脉血运不进营养与氧气,静脉血运不走代谢废物,导致细胞代谢障碍,而当进入温暖环境后,小动脉受热扩张,动脉血注入,但此时小静脉却没有来得及响应,血液不能及时回流导致局部循环产生淤血。淤血同时会伴血管通透性增加,就造成了皮肤组织发红水肿,而组织水肿又会刺激神经末梢产生痒痛感。这痒痛的酸爽只有经历过的才知晓。

冻疮的预防

冻疮的预防比治疗重要N倍。

1.加强锻炼,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

2.进行长时间户外活动时,要特别注意手、脚、脸、耳部的保暖,防寒防水,可预防性涂抹凡士林等保护剂,不要以自己是否感觉到冷为标准;

3.衣着宽松,不穿过紧鞋袜;

4.受冻后不宜立即用热水浸泡或取火烘烤;

5.少量饮酒可扩张血管,但寒冷环境中不可饮酒,因其会加速热量的散失;

6.伴有其他相关性疾病(如糖尿病、植物神经紊乱、营养不良、贫血等)时应积极治疗。

冻疮的治疗

如果不幸中招,就得收藏这些治疗方法了,当然,药物的选择还是得咨询医生或就诊。

1.口服药物:舒张血管的药物有很多种,医生会视情况选择;

2.物理疗法:采用激光或红外线在患处照射;

3.外用药物:如果冻疮处表皮完整,可以擦市面上有售的冻疮膏,可以每天多次温敷冻疮部位,注意温度,不要热敷;

4.对症处理:如果出现感染应使用抗生素,如果出现较深的溃疡则要按照治疗溃疡的处理,冻疮较重发生水泡时,处理方法与烧伤水泡类似,保留水泡外皮有利愈合。

爱问医生 亲爱的喏斯同学 )
分享:
相关资讯
更多>>
  • 三天内
  • 一周内
  • 一个月
  •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浙B2-20110190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00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