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下午我带俩宝在广场玩,一会儿大宝说口渴,要去旁边的便利店买水。我给他两元,他说钱少不够。一瓶矿泉水不过一两块,怎会不够?因忙于照看二宝,只好先给儿子4块打发走人,几分钟后,儿子回来说4块也不够,得5块!这绝对不可能,我猜儿子其实是想买垃圾饮料,便没收了钱,不让他买。
我一边追随着两岁的女儿在广场来回奔跑,一边被六岁多的儿子纠缠着要买水,他愤愤地说:“有你这样的妈妈吗?连水都不让我喝,想把我渴死啊?”正无计可施时我看见宝爸下楼来,于是冲他挥了挥手,然后又指了指卖水的小店,意思是说“你看着孩子,我去买水”。然后小跑着去便利店,验证了价格,果然是儿子撒谎,矿泉水只要两块!我有些生气地拿了瓶水往回走,就听见孩子尖锐的哭声。走到广场边我看见惊心的一幕:两岁的女儿不知从何处摔倒在地上凄惨地哭泣,儿子眼巴巴地盯着我行走的方向等着喝水,而我家孩子爸,居然无动于衷地在十几米远的地方擦汽车。
我疯狂跑过去抱起女儿,拥在怀里查看伤情,还好没有大碍,女儿也马上不哭了。但是,接下来的口水大战不可避免,我狠狠骂了不诚实的儿子,然后跟宝爸对骂,互相指责双方不负责任不用心看孩子。
“闺女摔了你居然一点反应都没有……我就买个水的功夫就出事故……有你这样当爹的吗……”
“孩子不是你一直看着吗?我下来挪车位我哪知道?今天没戴眼镜哪看得懂你的手势……你要去买水就跟我说明白啊!”
吵到最后夫妻俩把矛头指向儿子,责怪他不该撒谎。儿子却无辜地说:“我是听错了价格”。
冷静下来我不得不反思:这么长时间来,我一人单带两个孩子都没出过什么差错,反倒是孩子爸在家时风波不断。说到底,俩人都有错,都以为有对方在,安全意识就放松了。真的是该好好反省了!
由此又回想起儿子两岁时那次严重摔伤事故,当时也是周末,夫妻俩都在事发现场,孩子外婆也在。三个成年人,竟没看好一个孩子,眼睁睁地看着孩子磕到钢琴腿上,鲜血如注。
人越多孩子越容易出事,发生在我邻居家的一场事故也能说明。4岁的阳阳跟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姥姥,一大家子去商业中心吃饭,走着走着居然发现孩子丢了,然后一家5口满商场找寻,最后通过保安才找到阳阳。事后回放孩子走失时的情景是这样的:老亲家见面奶奶姥姥聊得热闹;阳阳爸妈边走边玩手机;阳阳进了商场十分好奇,自己逛进玩具店观摩去了……发现孩子不见时大家都互相责问:“不是你在看着吗?”
联想到职场管理的一些案例,其实跟看孩子也类似。领导布置工作任务时,如果没有指定人头,确定时间,那基本就等于白说,因为人类有天生的惰性。
所以,看孩子安全责任重大,不得有丝毫马虎。痛定思痛,我总结了几条规则,也供其他家长参考。
一、带孩子外出,最好关闭手机。
带孩子去人多的地方,超市,菜市场,购物中心或则娱乐场,风险系数最大。为了全心全意看好孩子,家长最好关机。有人担心关机会错过重要电话,问题就在这里了,新闻报道的几次儿童电梯事故都是因为家长在接听电话。所以,再重要的电话也没孩子的安全重要。现在的人,包括我自己,对于手机过于依赖了。之前带俩孩子出门吃饭也因为看微信消息险些弄丢孩子,从那以后,我出门就关机。
二、两人或多人一起带孩子,确定一名主要责任人
哪怕在看似安全的地方,比如说家里,或者小区,如果孩子不具备独自回家的能力,一定要明确责任人。即便夫妻双方距离很近,似乎都在看孩子,也要彼此交代清:“这会儿由你负责看护孩子”。
有时候家长和孩子都在家里待着,也会出现安全事故。看孩子光有“人”不够,一定要“心”在孩子身上。你以为对方在看孩子,其实他正在发呆。
三、家长在交接托管任务时,更要小心
幼儿园经常有家长互相委托接送孩子的情况。有日婷婷妈妈顺带接了璐璐放学,回家的路上,璐璐妈妈赶过来,跟婷妈致谢的同时又拉起了家常,结果俩女孩跑到了马路上,差点出现险情。
家长之间交替看管时,一定要跟对方明确交代清:“从现在开始,轮到你看孩子了”。不要犯那种“我以为”的错误,譬如:“我以为你在看呢”,“我以为你知道我没看了”。
作为俩宝妈,经验有限,教训不少,实在惭愧。我写下这些文字,既为分享,更是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