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相关调查显示,婴幼儿产品逐渐成为海淘清单中的“主力军”,从奶粉、辅食、零食再到营养品,很多家长在购买宝宝所用的产品时,最信赖的就是“纯进口”。在他们看来,进口的东西一定非常有保障,而且效果一定是最好的。
海外婴幼儿营养品之所以如此受欢迎,缘于其贴上了“纯天然”、“无副作用”、“优质原料”“特别添加”等等标签,母婴产品消费本就偏向“高半格”,家长因此不吝钱财去购买进口婴幼儿营养品。
在2018年双十一购物节当天,进口商品小时排行榜里“婴幼儿营养品”竟然作为单独品类出现在TOP榜上,排名第六。
在阿里公布的最终进口品牌TOP榜里,第一名是澳洲著名营养品品牌Swisse,第五名居然是专门做婴幼儿营养补充剂的澳大利亚品牌——bio island。
由此可见进口婴幼儿营养品在中国市场是多么火爆。
以这款bio island液体乳钙软胶囊为例,天猫消费者对它的评价如下:
这些不是刷单类型的简短式数日后的追加评论,显示进口婴幼儿营养品bio island乳钙的效果确实不错。
但这就能说明进口婴幼儿营养品适合我国的宝宝体质了吗?
以维生素D为例,各个国家对维生素D的膳食参考摄入量都不一样。
其中,我国营养学会针对0-3岁婴幼儿,规定维生素D的每日适宜参考摄入量为400毫克;美国医学研究中心针对1-3岁的幼儿,规定为600毫克;英国营养科学咨询委员会针对对1岁以内的婴幼儿,规定为340-400毫克;澳洲卫生与医学委员研究会针对0-3岁婴幼儿,规定为200毫克;欧洲食品安全局针对1-3岁幼儿,规定为600毫克。
为什么各个国家对维生素D摄入量的指标会有这么多不同?
这是由于维生素D的摄入量标准,与不同的肤色、人种、海拔、国家地理纬度、日照和时长都有关系,各国之间的指标差异,恰恰说明了各个国家的严谨和真实,千篇一律的统一指标才是反人类的。
这也说明,我国宝宝吃一些进口的营养品可能并不适宜,有效果谢天谢地,没效果也不足为奇。
而且,进口营养品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之前有媒体报导,美国健安喜(GNC)等四大零售商出售具有潜在危害的植物维生素补充剂。许多潜在易过敏的草本成分也并未标明于标签。而且在四大零售商的一些分店里,高达79%的补充剂里并不含关键有效成分,或者主要成分已被其他成分鱼目混珠。
前几年,新西兰市场的鱼油也被曝质量问题。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研究人员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在新西兰市面上销售的绝大多数鱼油产品,所含脂肪酸成分Omega-3低于标记含量。另外,多数产品的氧化程度超过建议上限。
不仅如此,如果购买进口营养品选择不当的渠道,如海淘,进口营养品不是正品的风险会大大提高。因为海淘个人是没有能力检验产品质量的,还有可能淘到假货,而且也不会受到海关的检查,缺乏有效监管。
近年来,以益生菌为代表的营养品开始在母婴店火热起来,婴幼儿营养品市场已达到了300亿,有较高消费能力并且更加注重营养、科学膳食的85、90后成为父母,也势必会对婴幼儿营养品市场增长带来新动力。
但母婴门店如何能在国内外良莠不齐的婴幼儿营养品产品和品牌中,为我国消费者挑选出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有效果的营养品产品,是母婴门店需要下功夫去研究的!
2018年12月13日,由中童传媒主办的首届中国营养品发展论坛将在北京万达文华酒店举办,有关婴幼儿营养品的问题我们与您一起探讨,关于婴幼儿营养品的未来我们与您一起展望。
在首届中国营养品发展论坛举办期间,首届中国辅食发展论坛也会同期举行(12月13日)。
届时,行业顶尖资源都将汇集于此,行业大咖、业界领袖、企业领军者、营销大咖、众多媒体齐聚一堂,共话营养品与辅食“小品类,大升级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