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住行,除了服装,光明旗下无所不包。这样一个深度渗透上海人生活场景的公司,做电商很不顺。
光明集团在上海是巨无霸式的存在,每一个生活场景,光明几乎无处不在。
上海人爱吃大米,光明集团旗下有“光明”、“乐惠”;面粉有“雪雀”;食用油是“海狮”;牛奶上海人首选“光明”,肉类品牌有“苏食”、“爱森”。
至于蔬菜,光明旗下的上海蔬菜集团是全市主要的蔬菜交易场所。
米面油,肉蛋奶,鸡鸭鱼,光明的产品线几乎全覆盖;如果要进便利店或者超市,光明旗下还有良友便利店和农工商超市,要买房子,可以找光明的农工商地产,出行有光明旗下的海博出租车。
食住行,除了服装,光明旗下无所不包。
这样一个深度渗透上海人生活场景的公司,做电商很不顺。
光明都市菜园有一段时间,曝光度很高,让光明电商为外人所知,这是光明食品集团的生鲜电商平台,隶属于光明集团旗下上海都市生活企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都市生活),于2015年2月正式上线。
“都市生活”主营电商业务,2015年度,“都市生活”利润总额为亏损3.69亿元。
光明做生鲜电商有很多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农产品种植、养殖的上游,虽然上海土地金贵,盖房子的收益远远高于生产农产品,但是都市生活的上级公司,光明集团五四农场拥有2.5万亩的标准化设施菜田,每年可以生产蔬菜水果20万吨。光明旗下的米面油、肉蛋奶,都可以为电商提供稳定的货源,理论上具有很强的协同性。
事实很残酷。中国农业生鲜电商发展论坛的数据显示,全国4000多家生鲜电商企业中,只有1%实现了盈利,4%持平,88%亏损,剩下的7%是巨额亏损。
光明的都市生活不幸是后者。
光明集团的主体是食品业务,除了乳业,米面油和肉类、食糖、蔬菜多数都是10%以下的低毛利率业务,而生鲜电商最能考验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稍有不注意,跑冒滴漏难免,损耗巨大。
生鲜电商行业竞争格局已经基本形成。上海是高度开放的城市,在实体零售渠道,光明拥有历史积淀,别人很难快速赶上;在生鲜电商上,光明是晚到者。市场已经被切分得七七八八。
现在生鲜电商已经形成两大平台:阿里系与京东系,阿里系旗下有喵鲜生、天猫超市,入股了易果生鲜;京东入股天天果园,战略入股永辉超市,今年又收购了一号店,两家的底气十足。
其他像中粮的我买网、顺丰优选、沱沱工社、飞牛网、本来生活等,也都占据一席之地。
对于很多生鲜电商来说,亏损3.7亿元并不是什么天文数字,京东亏损的数额比这个大得多去了。但是光明集团2015年的净利润不到20亿元,主要靠政府补贴和投资收益,大把的钱烧电商,何时是个头,要给出一个说得过去的交待,很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