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随着越来越多的服装品牌布局童装市场,童装市场的竞争将更趋激烈,而随着服装行业转型升级、政策引导以及消费市场的变迁,童装市场的竞争将呈现新的特点和趋向,将更为考验各路服装资本的产业营运“功夫”。
消费者对童装的要求越来越高。新的一轮“婴儿潮”的消费主力是80、90后消费者,这是在新经济时代下成长起来的一群人,更注重产品消费的整体体验,在这个前提下,把产品做好是一个基本前提,在这个前提下,要懂得如何把用户变成自身品牌的粉丝。服装品牌涉足婴童市场往往从服装入手,而童装只是婴童市场吃、穿、用、住、行的一部分,更广阔还包含母婴、婴童的服务产业。中国儿童产业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在整个婴童产业中,婴童商品占比56%(制造占46%,零售占10%),儿童教育产品和服务业占比15%,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业占比14%,儿童文化体育及休闲娱乐业占比7%。
服装企业如何在这个庞大的婴童产业链上找准定位,如何结合自身在成人装方面的资源和优势,比如产品设计、渠道资源、品牌营运等,形成自身的发展战略和模式,显得尤为重要。在上述提到的几支二胎概念股中,森马服饰在向儿童产业综合服务商转型,开始投资早教等业务,走的是儿童产业综合化发展之路;美盛文化则偏向于儿童娱乐业务;金发 拉比 和朗姿股份目前则偏重于在母婴用品领域。而对于有些设计风格较为鲜明的品牌来说,或许一个母亲买它的童装的理由,就在于她可以和自己的宝贝穿的风格一致。这需要服装资本抛弃短视的“赚钱”思维,确立自身的业务模式,不为追逐热点而盲目冒进,避免出现之前在成人装领域出现的“同质化”局面,最终被消费者抛弃。
另外一个趋势是,婴童市场是更容易和新经济模式结合的市场,是更前沿的产业。据统计,目前线上占母婴行业市场规模5%-10%,未来随着移动电商的进一步发展,占比将快速提升,而跨境电商已成为推动线上母婴发展的强大动力,据统计包括奶粉、纸尿裤、玩具、孕产期保健品在内的母婴产品占据进口跨境电商品类排名第一位。而线上线下结合的O2O模式,以线上社区社交+电商,以及线下购物中心儿童业态体验综合化的趋势,两者的结合将进一步扩展婴童市场的发展空间,而在智能制造方面,服装企业也在推出智能童鞋等交叉产品,婴童产业和新经济模式的结合可能会催生出新的商业模式和服务业态,进一步拓展服装产业链,值得服装产业资本更好地利用这个趋势。
归根到底,服装品牌纷纷涉足童装市场,仍离不开一个大背景,即服装行业的转型升级。童装市场正处于高速成长阶段,未来有大的发展空间,但童装市场未来的发展走势,仍然要符合行业转型发展的要求。可以预计,未来童装市场亦会频繁出现呈现竞争升级、模式分化、并购整合的局面,这是产业资本的规律,服装企业加码童装,应确立自身发展战略、满足消费需求、更好地利用新的经济趋向,形成自身的品牌定位和发展模式,才能更好地在这个火热的市场中掘到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