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菜菜集中观看了《爸爸回来了》,有一期内容让菜菜印象深刻,就是大眼萌爸忘了给嗯哼带玩具,嗯哼大王大哭以示抗议。大眼萌爸着实愤怒了,说:“别逼我跟你翻脸啊!”最后,当菜菜已经跟着心疼到不行了的时候,是嗯哼大王主动抱了爸爸。菜菜觉得,这个问题有必要跟家长们讨论一下了。
每周五,果的幼儿园可以让小朋友带一件玩具,与大家分享。
上周五,果出发前带上了玩具,可下车时却忘了带到教室。
一到教室,猛然想起未拿玩具,而此时爸爸妈妈又要赶着去上班,不能耽误时间给果送玩具。
妈妈想,孩子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记得,如果忘带了,就需要自己承担结果。
果一下子低了头,哭起来。爸爸回头,不忍心,答应果去拿玩具。
妈妈嘱咐爸爸,将玩具给他时,告诉他这是要接受惩罚的。
爸爸送去玩具,告诉妈妈,他没有说这些话。当果果接过玩具时,反复对爸爸说:谢谢爸爸,谢谢爸爸!
爸爸说,关于惩罚的话还是晚上再说吧,既然让他有了玩具,就让他快乐地玩吧。
爸爸说的有道理,晚上再沟通吧。
晚上,跟果聊起此事。果认为是妈妈的问题,忘记提醒他拿玩具。
妈妈再次强调,带玩具是自己的事情,不是妈妈的事情,所以这不是妈妈的问题。
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该怎么办?
果说,下车时记得回头看看。
妈妈说,那你忘了这么做,忘记带玩具,该怎么办?
果不说话了。
妈妈继续说,那下次爸爸妈妈不可能再帮你送玩具了,你需要接受没有带玩具的后果。
果说,好!
妈妈说,其实后果也没什么可怕的,没有带玩具,可以玩幼儿园的玩具,也可以跟别的小朋友商量着玩。
此番沟通很简单,主要明确两件事,第一,如果避免问题的再次发生;第二,如果再次发生该如何面对。
其实在对待这种事情上,菜菜觉得,有时候孩子的哭已经不是在哭没有带玩具这件事上,孩子有时候想表达的意思是:你为什么没有满足我想做的事?所以,这个争执点已经从“玩具”变成了“权利”。孩子想做什么就要做什么,家长不能满足之后很头疼,决定夺回“权利”。于是,一场拉锯战就开始了。家长朋友们,菜菜觉得,其实我们应该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带玩具是要他们自己想着的事情,家长朋友不是保姆兼司机,如果没带玩具,这件事是要孩子自己负责任的。而且,就想上一个例子中所说的,没带玩具我们还可以玩别的。
当然,家长朋友们还有什么别的意见或建议也可以给菜菜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