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20日,摄影师走进湖北宜昌五峰县五峰镇的茅坪村,专访了宜昌山区留守儿童裴先知。当城市里的孩子可以乘坐交通工具上学时,远在五峰大山里年仅七岁的裴先知却打着火把求学。裴先知是茅坪村三坪张家港骏马希望小学校一年级的学生,家在海拔1300多米的大山上,离学校有将近5公里的山路。每周一天蒙蒙亮,裴先知就要跟爷爷一起打着火把从险峻的山路走去上学。
爷爷将松树皮困在一起做成了火把,并将家里的废汽油浇到上面,5公里的路爷俩需要走一个多小时。裴先知的父亲裴成勇今年38岁,常年在孝感一家耐火材料厂务工,月工资仅两千元。母亲谭本芳天生被诊断为精神三级残疾,留在家中干一些简单的家务和农活。裴先知平时都由爷爷、奶奶照顾。
裴先知就读的三坪张家港骏马希望小学是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一所普通的山区小学。学校被大山环抱,交通闭塞,学校里的15名教职工要照顾包括学前班到六年级的97名学生。课间操结束后,刘老师进行总结讲话。裴先知没有认真听,在做自己的小动作。“裴先知有时注意力不集中,喜欢走神和小动作,是学习成绩不够优秀的主要原因。”刘老师讲。
年满7岁的裴先知被安排在学校的男生宿舍里住校,每周一早晨上学,周五下午放学。清晨刚起床,裴先知和同宿舍的6名小伙伴一起合影摆POSS。他比较腼腆害羞,只有他一人没有做出鬼脸。由于山路艰险,担心孙子的安全。每次周末放假,爷爷裴大林都要走一个小时的山路到学校接孙子放学回家。
周末放假回家,裴先知趴在火炉上跟记者分享他的心事:我准备先玩下直升飞机再写作业。三坪张家港骏马希望小学校长杨君告诉记者,现在三坪扶贫基金的帮扶名额只有20名,对受助学生的条件相当严格,除了家庭困难外还需品学兼优才能受到资助。裴先知由于成绩不算突出,即便家庭困难也不够上资助条件。
裴先知是裴家唯一的“独苗”,从小帮助爷爷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夏季采茶时节到了,裴先知和母亲来到茶园里采摘茶业。他们家一共有不到一亩的茶田,一年收入仅300元。
得知记者要来家中采访,裴先知的父亲裴成勇和叔叔连夜骑摩托车从孝感赶回老家,连续骑行11个小时没有休息。裴先知看到爸爸回来,跑过去跟爸爸拥抱在一起。“我在外面吃再多的苦都不要紧,只想给先知多存点学费,让他能够读到高中和大学,改变家庭贫困的命运。我们这代人没有文化,只能做苦力赚钱,不想让孩子再跟我们一样。”裴成勇无奈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