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半夜总是哭闹不停,怎么哄都不行,真的是让很多宝爸宝妈们苦不堪言,相信这样的情景很多新手父母都遇到过。
其实宝宝哭闹并不是无理取闹,而是在向妈妈表达自己的需求。
如果妈妈发现自己的宝宝半夜哭闹,一定要先找出宝宝哭闹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安抚自己的宝宝。
一般来说,宝宝夜晚哭闹分两种:生理性哭闹和病理性哭闹!
生理性哭闹:正常、健康的新生儿哭闹时,往往可能是饿了、渴了,或是想要得到妈妈的关注。新生儿在不舒适时也会哭闹,比如尿布湿了,房间温度过高等。
这都属于正常的生理性哭闹,这种哭闹最大的特点就是宝宝哭声响亮,食欲、体温正常。在满足了他们的要求或解决了不适后,哭闹马上停止,恢复如常。
病理性哭闹:由疾病引起的哭闹,一般发生得很突然,声音是嘶哑或尖叫的,呈惊恐状,夜啼哭闹不休,想尽办法的安慰也并不起作用。
还有的宝宝会有烦躁、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吸吮无力甚至不吃奶的症状。这是反映宝宝健康情况的重要信号,需要妈妈们注意。
家长一定要学会辨别,并对“症”采取相应措施。
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宝宝哭闹常见的原因及其解决办法吧!
1.宝宝饿了或者吃太饱
新生宝宝每隔2~3个小时就需要喂奶,如果喂奶不及时,宝宝因为饥饿就会哭闹不止,而且在吃奶时会狼吞虎咽,以至于喝入太多空气,进而又造成肚子痛,只好再哭一次。
这时候妈妈以为宝宝哭闹是因为没吃够,于是又喂了一次奶,这问题就严重了。无论什么东西,只要放到宝宝的小嘴里,他就会用力吸吮,结果导致吃奶量过多,宝宝的小肚子越来越胀,进而因为感觉不舒服而哭闹不止。
解决办法:到底应该隔几个小时喂一次奶,要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每次喝奶宝宝总是又快又急,可以在喂到一半的时候给宝宝拍背排气,以免吸入过多的空气。
2.肚子胀气
由于消化功能不够完善,稍不注意宝宝就会不定期出现腹胀状况。
解决办法:帮宝宝拍背排气、注意喂养方式。如果宝宝经常胀气,请考虑换一种配方奶粉,而哺喂母乳的妈妈则少吃一些胀气食物(如豆类、豆浆与地瓜等)。
3.肠绞痛
在肠绞痛发生时,宝宝的小脸会胀红、下肢蜷曲于肚子上,这种情形通常发作得急,常见于下午及夜间,好发于3~6周新生儿。
当然,不要过于紧张,等宝宝到了3个月大左右时,肠绞痛的发生率将大大降低。
解决办法:可以抱起宝宝,有规律地、轻轻地摇一摇,在宝宝小肚子顺时针轻轻按摩,或用温毛巾放在宝宝胃部,都可以有效舒缓宝宝的不适感。
如果上述方法均不能奏效,请尽快至医院做进一步诊断,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其他方法。
4.尿布湿了
尿布湿了会让宝宝难受所以哭闹,这也是一个比较好判断的问题,现在的尿不湿很多都有提示功能。
解决方法:注意观察纸尿裤是否已经膨胀,以便及时更换。不要以时间判断是否换纸尿裤,有时候奶喝得比较多,纸尿裤很快就湿了。
5.情感需求、缺少安全感
新生宝宝在出生之后因为不适应外界的环境,就会怀念在妈妈肚子里的温暖感觉,所以通过哭闹来获得妈妈的拥抱和呵护。
解决方法:让妈妈多抱宝宝吧!或者用襁褓巾把宝宝包裹起来,这种感觉比较接近妈妈子宫里的状态,宝宝可以得到安抚。
6.妈妈吃了重口味的食物,母乳变差
哺乳期妈妈吃的食物,身体状况怎样都会通过母乳传递给宝宝,如果妈妈吃了辛辣刺激的食物,喝了咖啡或者酒,都会让宝宝感觉到母乳变差,口味变酸等,不好吃就只能哭了。
解决办法:哺乳期间妈妈的饮食要多加注意,不能吃刺激性的食物,尽量饮食清淡,另外会导致回奶的食物也不能吃。
7.宝宝受到了惊吓
白天带宝宝到人多嘈杂的公共场所,很容易让宝宝受到惊吓,晚上会哭闹不安,这大多是由于白天过于兴奋或者受到刺激的原因。
解决办法:尽量少带宝宝去过于喧哗的场所,避免宝宝直接接触他害怕的物体或人。
给宝宝足够的安抚,安慰宝宝不要害怕,宝宝的“皮肤饥饿”得到满足,就不会夜间哭闹了。
8.其他疾病
如果上述原因都排除了,宝宝还是闹不止,就有可能是中耳炎、肠胃炎、或是疝气等这些疾病的因素,造成宝宝身体不适。
解决办法:一旦宝宝出现不吃不睡、体重不增加、行为突然异常等状况,或是哭泣声音和平时明显不同,更像是疼痛、发烧等原因所引起的哭闹,那就很可能患上了某些儿科疾病,请及时带宝宝就医诊治。
睡眠对宝宝的生长发育十分重要,所以爸爸妈妈要注意以上提到的几点,让宝宝在甜甜的睡梦中健康成长!
为了让我们的宝宝可以睡个甜甜的好觉,总结了几点办法,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室温以18~25℃为宜,并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睡觉时不要穿得太厚,衣服以宽松柔软为佳
☆让宝宝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
☆睡前不要让宝宝情绪过于兴奋
☆宝宝的被子要随季节更换
☆宝宝睡觉时最好不要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