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宝宝刚刚出生之后,需要注射的疫苗有很多种,每位父母都有带孩子打疫苗的时候,爸爸妈妈们要如何正确的抱孩子打针。家长们可别小看这个简单的动作,对孩子的影响却很大。
蒙住孩子的眼睛
这种现象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家长觉得孩子看到注射器以后会害怕,所以就把孩子的眼睛蒙住。其实这样的做法是不正确的,我们可以想像一下,一个人在黑暗中是什么感受,是不是会很害怕。蒙住孩子的眼睛也就会让孩子处于一片黑暗之中,孩子自己要承受黑暗带来的恐惧。随后还要承受突如其来的扎针,这样会更加加重孩子的害怕和恐惧感。
哄骗甚至恐吓
多数的孩子都很怕打针,有的孩子看到医生就会哭。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接受打针,就会用哄骗的方法。比如说“打针一点也不疼”,然而当孩子真的打针之后还是会疼,这与父母说的完全不一样,情绪就会大变,以后对打针的恐惧心理会越来越强。而且这样的方法不仅不能让孩子接受打针,还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阴影,甚至影响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感。
不脱衣服
这种情况常发生在冬天,孩子穿的多,天气也比较冷,家长就懒得给孩子脱衣服。直接让医生从孩子的领口或者是袖口进行注射,这样貌似没有让孩子受凉,但实际上会增加医生的操作难度。而且这样做会影响注射位置的消毒情况,还可能影响到医生找准注射的位置。如果扎错地方的话,还可能还得挨一针。
不好好抱孩子
有些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比较听话,打针也会好好的配合,于是在抱孩子的时候就是随便一抱,没有抱紧。其实孩子的情况是不可预估的,在打针的时候随时可能会乱动。如果孩子乱动的话,可能会导致扎错位置,或者是没有扎进去,伤到孩子的其他部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