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感是孩子面对世界的勇气来源。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会把自己封闭起来,或是摆出防御的状态。
这5句话最容易破坏孩子的安全感,看看自己说过几句?
1、“妈妈不要你了啊”
家长经常会遇到一种情况,比如在外面玩时,孩子玩得起劲,不肯回家。妈妈着急的不行,而孩子却无动于衷。
于是妈妈皱起眉头:“你自己在这玩吧,妈妈不要你了!”说完转身就走,孩子发现了立马放下手上的玩具,着急的追着跑了。
还有些孩子一时没听见妈妈说的话,突然一抬头发现妈妈不见了,立刻惊慌起来,冲出门到处找。
在玩的起劲时,赖着不走的孩子很多,而通过“独自离开”威胁孩子的妈妈更不在少数。
妈妈一句无意的玩笑话,对孩子的迫害却是最大的。
所以父母自己用假装遗弃孩子的招数来管教孩子,或者常常被外人开这种玩笑的孩子,一般会感到焦虑,甚至会讨厌妈妈,抵触妈妈,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
2、“你怎么这么没用”
一次,带着优优去公园玩。看到几个小朋友正拿着玩具水枪在湖边玩。有一个4岁多的小男孩,因为性格比较温和,看上去并不擅长与小朋友争斗。
但孩子在一起玩,难免的会有一些过度兴奋的表现。看到一个看上去年龄比他还小一点的小孩,将水朝着他的脸上喷过来。
没想到,看到这一切的妈妈,没有选择安慰他,而是怒容满面地跟他说:
“你怎么这么没用啊!”
“他喷你,你不会去喷他吗?”
“哭能当饭吃啊,活该被欺负。”
这时被骂的孩子站在那就像木头人一样。
那个“犯了错”的小孩也跑向了妈妈。这个妈妈跟他说“宝贝,你这样做不对,快过去跟哥哥道个歉”小孩笑着没有说话,往妈妈怀里钻。
“我知道你感觉这样做没什么问题,但是现在哥哥不高兴了,得去安慰一下他”
“嗯嗯”,小孩答应着并跟着妈妈过来跟哥哥道歉。
小孩A转哭为笑,两人又开心的玩在了一起。
面对孩子的小打小闹,其实当孩子冷静下来,自然就会和好。但是妈妈的指责,却给了小男孩更大的伤害——温和的性情被打上了“没用”的标签。
3、“你不这样做,妈妈不高兴啦”
上个周末带着优优,去亲戚家。几个孩子在一起玩的很开心,大人们也聊得很起劲。
突然有个眼尖的人瞧见了 阳台处的一架电子琴,女主人说家里的孩子最近在学琴,弹得有点样了。说着把在隔壁玩的起劲的孩子叫了过来,要她给大家弹奏一曲。
孩子在玩乐中被叫过来,显得很不情愿。此时,妈妈就拉下脸来:“你不弹的话,妈妈不高兴了”孩子无奈,在妈妈的逼迫下弹了一曲。
从琴声中听得出来,孩子很敷衍,但动作上却很认真,或许是因为想要给妈妈留点面子而刻意为之。
多少的孩子都是这样的“被服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如果从亲近变为讨好,说明孩子的心理已经出现了扭曲。
4、“你知道,爸妈赚钱养你多不容易吗”
这是一句非常伤害孩子的话。这句话的背面意思仿佛在告诉孩子,父母所有的困难都是因为有了自己。表现在金钱观上就是我们常说的“哭穷”。
“为了给你报这个培训班,我跟你爸爸已经基本掏空了钱包,几个月没有去逛街了,你还不多考点分数回来,那你对得起我们吗?”
“我们家就靠你了,你不努力,我们这么辛苦地活着也没什么意思。”
“我就后悔生了你,没有生你我就不会过得这么辛苦。"
很多时候,你以为你是说说而已,但是在孩子敏感的心里,可能就种下了种子,影响他一辈子。
孩子的内心是敏感而脆弱的,所以,为了孩子,少说那些伤害他们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