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锌的原因有哪些?
1、饮食不均衡,摄入量不足
相较肉,蛋奶等动物性食物来说,谷类等植物性食物含锌量较少,所以素食者易缺锌。
孕妈妈与乳母需锌也较多,如摄入不足,可致母亲与胎儿缺锌;全胃肠道外营养如果没有加锌或者加锌不足,可致严重缺锌;感染、发热时,锌需要量增加;食欲下降,入量减少,易致缺锌。
2、吸收不良
各种原因所致腹泻,皆可减少锌的吸收,尤以慢性腹泻,如吸收不良综合征,脂肪泻,膆腺囊性纤维性变等。
谷类食物中含植酸盐与粗纤维多,妨碍锌的吸收。同时,如果平时经常吃精细食物,也将消耗锌元素。
3、锌丢失过多
反复失血、溶血、外伤、烧伤皆可使大量锌随体液丢失;肝硬变、慢性尿毒症等因低白蛋白血症所致高锌尿症,一些药物如长期应用金属螯合剂(如青霉胺等)及反复静脉滴注谷近酸盐,与锌结合自尿排出,皆可致锌缺乏。
哪些症状提示孩子缺锌?
1、食欲减退、挑食、厌食、拒食,大点的孩子还是还会表示没有饥饿感。
2、异食癖,爱乱吃奇奇怪怪的东西,比如咬指甲、啃玩具、吃头发、纸屑、泥土等等。
3、生长发育迟缓,身高比同龄组的低3—6厘米,体重轻2—3公斤。
4、免疫力低下,经常感冒发烧,反复呼吸道感染;出现外伤时,伤口不容易愈合,容易患皮炎、顽固性湿疹等,口腔溃疡反复发作。
5、多动、反应慢、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差。
6、皮肤毛发异常:皮肤易感染化脓,宝宝身上易长湿疹、皮疹、疱疹;头发稀黄、缺乏光泽、指甲不光滑,指甲出现白斑,手指长倒刺,烫伤创面不易愈合等。
如何给宝宝补锌?
在给宝宝补锌前,不能光看症状,要明确是否缺锌,最明智的做法是到医院做个血锌化验,听从医生的诊断。
补锌可不能乱补!对于不缺锌的人来说,额外补充锌有可能造成体内锌过量,从而引发代谢紊乱,甚至对大脑造成损害,导致记忆力下降。
那么如何正确的补锌呢?
1、根据宝宝年龄来补锌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锌的日需量为:初生—6个月婴儿3毫克;7-12个月婴儿5毫克;1-3岁幼儿10毫克;孕妈妈20毫克;乳母20毫克;正常成人10-15毫克。
2、婴儿补锌靠母乳
母乳中锌的吸收率高,可达62%。尤其是初乳含锌量高,平均浓度为血清锌的4─7倍。
3、断奶后,辅加富锌食品
含锌最高的食物为贝类如牡蛎、生蚝、扇贝、花蛤等;接着是肉类,如牛肉、羊肉、猪瘦肉等;此外,蛋黄、花生、胡萝卜中也都含有丰富的锌。
动物内脏、蛋类、坚果类、食用菌、瘦肉类、豆类、鱼类等均含有丰富的锌;绿色蔬菜也含有丰富的锌,其中芹菜含锌量较丰富。
推荐食单
猪肝粥
适合月龄:11m+
材料:粥125克、猪肝20克、小白菜叶20克
做法:
1、小白菜洗干净,放入热水中烫软;
2、将小白菜捞起泡冷水后,沥干水分,切成细末;
3、再将猪肝剁成细末;
4、将猪肝放入熬好的粥中,煮熟;
5、最后放入小白菜末即可。
推荐食单
萝卜番茄汤
适合月龄:9m+
材料:胡萝卜、西红柿、鸡蛋、姜丝、葱末、花生油、盐、味精、白糖
做法:
1、胡萝卜、西红柿去皮切厚片;
2、热锅下油,倒入姜丝煸炒几下后放入胡萝卜翻炒几次,注入清汤,中火烧开;
3、待胡萝卜熟时,下入西红柿,调入盐、味精、白糖,把鸡蛋打散倒入,撒上葱花即可。
补锌和补钙是否可同时进行?
生长发育快的婴幼儿,钙、铁、锌的需要量增加,于是很多家长图方便把钙锌放在一起补。然而钙和锌的吸收原理很相似,同时补充容易使两者“竞争”,互相受到制约。因此,这两种微量元素最好分开补。
在补锌时,除了要和钙制剂分开外,也要和富含钙的牛奶和虾皮等分开。补充这两种微量元素的顺序最好是“先锌后钙”,白天补锌,晚上补钙,吸收效果更好。
10岁以下的儿童,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天应摄入1毫克的锌。儿童在正常饮食和没有疾病的情况下,每天从膳食中摄取的锌基本能达到这一标准。多汗的儿童,可增加一些富含锌的食物,如牡蛎、瘦肉、鱼虾及动物内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