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婴童网
招商
品牌
商机
展会
产品
企业
资讯
专题
视频
店铺
开店
经销商
婴童网首页 > 母婴资讯 > 育儿知识 > 正文
婴幼儿乳糖不耐受,应该怎么办?
行业编辑:林夕
2022年10月14日 09:25来源于:奶粉速递
分享:

宝宝在成长过程中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疾病总是最不讨人喜欢的那一个。

其中,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占儿科疾病中的绝大多数。而乳糖不耐受则是消化系统的常见非感染性疾病,也是婴幼儿非感染性腹泻的常见原因之一,有研究报道婴儿乳糖不耐受发生率为46.9%一70.0%。

乳糖不耐受其实属于食物不耐受的一种,各年龄阶段的人群均可以出现,其根本原因在于“乳糖酶”的不足,不能完全消化分解乳糖所引起的非感染性腹泻,又称乳糖酶缺乏症。

由于哺乳动物的乳汁中都含有乳糖(人乳中乳糖含量约为7%,牛乳约为4.7%),所以,缺乏乳糖酶的宝宝不管是吃母乳或是奶粉,都会拉肚子。

乳糖不耐受的主要症状:

进食乳糖含量过多的食物后,出现1种或多种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等;腹泻多以带有或不带粘液的稀水状大便为主,常伴泡沫及酸臭味;

部分婴幼儿可因胀气出现不明原因哭吵和食欲下降。

乳糖不耐受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轻则只出现轻微症状,重则可严重影响患儿生长发育甚至危及生命。

乳糖不耐受一般情况下分三种:先天性乳糖不耐受,原发性乳糖不耐受,继发性乳糖不耐受。

先天性乳糖酶缺乏(出生时就缺乏)

这种比较少见,正常情况下,足月新生儿出生时就能产生充足的乳糖酶以帮助其对乳糖的消化吸收。

原发性乳糖酶缺乏(出生时正常,随年龄增长活性下降)

宝宝2-3岁过后,由于基因表型的不同,不同人群间则表现出不同的乳糖酶产生情况,例如大部分欧洲人群生命周期中均可以产生足量的乳糖酶,但是绝大部分的亚洲及非洲人群则表现出活性逐渐降低的特点,这即是原发性乳糖不耐受。

原发性乳糖不耐受是剂量依赖性的,所以,这种情况的宝宝应少吃含乳糖的奶制品。

当乳糖摄入少于25克时(相当于2杯全脂牛奶),症状会明显缓解。而酸奶可以作为牛奶等乳制品的替代物,其中的发酵乳能够分解乳糖,更好消化吸收。

此外,还可以采用少量多次摄入乳制品的方式,逐渐增强宝宝肠道对乳糖的耐受性。

继发性乳糖酶缺乏(因后天原因导致,去除原因后可恢复)

部分婴幼儿在轮状病毒肠炎过后会出现乳糖不耐受的情况,这即是肠道炎症过后继发疾病的表现。

如何喂养?

①母乳宝宝

如果母乳宝宝发生继发性乳糖不耐受,不必停止母乳喂养。在每次喂奶前,先给宝宝吃一些乳糖酶,就能帮助宝宝分解和消化乳糖了。具体的食用剂量要根据产品说明和宝宝的情况而定。

②奶粉宝宝

奶粉宝宝除了添加乳糖酶的方法外,还可以改喝无乳糖的配方粉。

有的妈妈会问,无乳糖奶粉会不会没有营养?

事实上无乳糖奶粉的营养是充足的!!!

不仅是无乳糖奶粉,其他特配粉也长期遭受“营养不够”的质疑!但是通过特殊医学配方注册的产品都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的含量和配比都要经过科学证实,是可以满足宝宝的生长发育需求的。

美好景像、奶粉速递 )
分享:
相关资讯
更多>>
  • 三天内
  • 一周内
  • 一个月
  •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浙B2-20110190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00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