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打人是不是一定要他道歉?相信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各位宝妈们,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做错事情一定要让他道歉,这样才能让孩子建立正确的是非观念,但是也有一部分家长也表示了不赞同,她们认为幼儿的认知能力没有达到知道错误并道歉的水平,让孩子认错是满足大人的心理需求,会伤孩子的自尊心,孩子以后做错事情会因为要面对责骂和逼迫认错,而选择逃避。
不知道大家的看法如何?小编的看法是要不要求孩子道歉和怎样要求孩子道歉其实是两个方面,需要分开考虑。
第一个是基本的社交礼仪和尊重,第二个需要父母的养育智慧和自身素养。
首先,我觉得在伤害了别人的身体、感情或者利益的时候,道歉是应该的,道歉本身是对别人的尊重。对于孩子来说,他们也需要明白这一点。所以,我会鼓励孩子去道歉。
当然,我也赞成道歉不是全部,最根本的要点是孩子知道自己对别人造成伤害了,没有这个根本,他们不仅不愿意道歉,也不会改变行为和做出补偿的。但是,道歉是行为改变之前的姿态,也是缓解对方委屈和不平的第一步,有时候有了这第一步,后面的弥补才有机会发生。
第二个问题是:对于幼儿来说,他们不能理解道歉的意义吗?
确实,我们不能要求一个孩子写800字检讨,但是可以让孩子明白“对不起”意味着告诉对方我不想你伤心和受伤,而且有时候还可以让刚才和自己发生冲突的小朋友重新和自己一起玩。
如何让孩子在没有足够的语言能力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时理解这点呢?反复讲大道理、强迫孩子都显然是没有太大效果的。建议的做法有两个方面:
第一 把道歉和道谢等词语作为“神奇词语”。
举个例子,小包子在幼儿园学了一些“神奇词语”(magic word),有“谢谢”、“对不起”、“请”、“你好”等。他学了以后就开始在家里活学活用,比如想要提要求的时候,就会可怜兮兮地看着我,说“please~~~”; 如果我请他帮忙拿什么东西,但是没有说“请”,他就会说“妈妈,你忘了那个magic word”了……
对于他来说,这些词汇能帮他打开社交互动的大门,说“对不起”和说“谢谢”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事情。
第二、除了集中的学习和练习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父母在平时和孩子的交流时的行为示范。
如果我们在不小心撞到孩子之后,一边把孩子扶起来,一边说“对不起”;如果我们在忍不住冲孩子发火之后,一边抱着他一边说“对不起”; ……孩子很快就能体会
这个词的安抚力量,也可以把这个词语“活学活用”,在惹妈妈生气的时候,和妈妈说一声“对不起”。
所以我们会发现,如果父母尊重和理解孩子的感受和情绪,把孩子当成平等的个体,不吝于向孩子说“对不起”、“谢谢”、“请”,孩子也会接受父母的示范影响,在发现自己伤害了别人后,往往不需要父母的提醒,就会主动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