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丁妈妈的牢骚
昨天,丁丁妈妈在妈妈群里发牢骚:今天带着丁丁在小区里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结果他又被人家给打了!这都不是一次两次了,你说我这做大人的,教他打回去吧,对方的家长也在那看着呢,实在没法儿下手,再说,丁丁从小就是个听话安分的乖宝宝,从来不会动手打人。可他就这么一味回避吧,我这心里又实在窝火。唉!你们说,生了这么个不争气的东西,我可怎么办呢!
各位妈妈都来支支招
丁丁妈妈的话一发过来,群里就炸开了锅,大家有不忿儿的,有恨铁不成钢的,但更多的还是给这位苦恼的宝妈提建议的。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大家都给丁丁妈妈支了哪些招吧!
1、找对方家长,告诉他他家孩子喜欢无缘无故打人,让他平时注意对自家孩子的教育问题。
2、要是人家孩子总无缘无故打自己的孩子,那就不能光教他回避,一定要教他反击。
3、告诉孩子不要跟喜欢打人的孩子玩。
小编有异议
作为该妈妈群的一员,小编家里也有一个两岁的宝宝。说实话,当我的宝宝受到攻击的时候,我也会觉得特别心疼。不过对于各位妈妈给丁丁妈妈支出的这些招式,我还是有些异议的。
首先,孩子之间的打斗和咱们大人之间的打斗是不同的,他们的打斗更多还带有游戏的成分,正是在打打闹闹的过程中,他们才会慢慢学会与周围小伙伴的交往。而且孩子并没有咱们大人这套吃亏不吃亏的概念,他们打完了,哭过了,眼泪一抹,又是搂搂抱抱亲密无间的好朋友。所以,只要能够保证孩子的安全,没必要把他们的打斗看得过于严重。
其次,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我是不主张大人教他打回去的。因为教他打回去,是在给他传递一种错误的社交方式。而孩子一旦形成攻击性的习惯,那他面临的问题可能会更严重。试想,当其他孩子都对你的孩子敬而远之的时候,他的人生该有多孤单。再说,不还手并不代表软弱,由拳头的冲击力来决定的强硬或软弱是非常片面的。况且,当孩子长大之后,真正能够帮他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是他们的脑子,而不是拳脚。
另外,告诉对方家长他家孩子打了自家孩子完全可以,但更好的办法应该是教孩子学会规避。你要直接跟打人的孩子说你不希望他打人,这样,当他打你家孩子的时候,他就会面临一种压力。当然,在告诉他不能打你家孩子的同时,还要以正确的方式鼓励和引导他成为你家孩子的好朋友。毕竟很多孩子之所以大人,并不是真的对对方充满敌意,而是为了获得对方的注意才采取的极端举措。而当他通过正规途径获得他人注意的时候,他自然就会放弃打人的“歪门邪道”。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孩子真的没必要一定不跟打人的孩子玩,毕竟他们将来面临的是非常复杂的社会环境,他们不可能永远逃避下去。否则,孩子从未经历挫折,将来长大了却发现周围世界原来也有一些不好的地方,可能会更加难以接受。所以,家长没必要非常刻意地改变孩子所处的环境,我们真正应该做的,是在他们跟对方玩耍的时候于一旁给予足够关注,防止他们出现严重冲突就是了。
总而言之,任何的经历对孩子的成长都是有利的,让孩子接受现实,同时教给孩子适应现实的方法,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希望各位妈妈们都能从孩子长远的成长和发展看问题,给他们一个真正健康、完整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