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有三大真情:亲情、友情、爱情。现如今亲情缺认、友情缺位、爱情缺真的现象屡见不鲜。特别是在亲情方面出现的“六亲不认”的不孝与不感恩,一家人生下4个儿子,在儿子长大后竟都不赡养父母。不能不说,“孝”的丧失,连血脉相连的亲子关系似乎也变得不牢靠。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自古以来就有“不孝有三”之说。孝道是中国传统社会十分重要的道德规范,也是中华民族尊奉的传统美德。在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中,孝道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
孝与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元素,是中国人品德形成的基础。我国孝道文化包括敬养父母、生育后代、推恩及人、忠孝两全、缅怀先祖等,是一个由个体到整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延展攀高的多元文化体系。
古时对于孝道是非常重视的,因为纵观各种社会关系,唯有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是毫无条件的。没有掺杂任何利益或是欲望的成分。古人通过推崇孝道,让这种爱能够在孩子的一生中保持下去,不会因为孩子的长大,利益心的膨胀而改变。
古时的《大道之行也》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讲述的不过是老弱有养,年轻人勤奋努力。即社会责任就是让老弱衣食无忧,年轻人可以承担更多社会发展的责任。而这点也表明了孔子对于孝道重视。
所以,家长们对于孝道是否重视呢?您是否让孩子理解了“孝”这个字呢?您是否让孩子学会如何保持着自己的孝道呢?现如今,社会道德的崩坏,您是否重视孩子的道德教育呢?孝道无论从大了讲,还是从小了讲,对于孩子的未来都是百利而无一害。它能够一直流传至今,对于孩子的教育必然是有好处的。孩子真正接受了这样的教育,就不会迷失自己本善的本性,就可以永远生活在道德的阳光里。生活在道德阳光里的人最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