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十分重视启蒙教育,从古至今从未改变。那么,古人对小孩进行启蒙教育的要求有哪些呢?
一、古时候的老师十分重视小孩的学习态度:
1、小孩需要好学,好问为什么?这叫求知欲,比起现在只听老师讲,小孩沉默不语,把小孩的本性压迫下去。这样的小孩根本学不进任何知识。
2、古人认为是小孩自己去找老师学习,而不是老师求着小孩学习。这是需要小孩主动性去学习,不像现在家长、老师硬逼着学习。
3、小孩要学习要尊敬老师,要诚心诚意。但是,现在的老师虽然还是有燃烧自己点亮他人的好老师,但是还是有一群师德不良,品行极坏的老师。对于好老师小孩还是需要尊敬的,但是对于那种恶贯满盈的老师尊敬什么的只会糟蹋了。
二、老师要求小孩要有的学习精神:
1、小孩要有持之以恒,不能朝秦暮楚,更不能好高骛远。
2、小孩同时要养成有专心学习的习惯。浮躁的心理是无法好好钻研书中知识的。
三、家长给小孩启蒙的方法:
1、利用小孩容易模仿的特点,家长自己以身作则。或者找小孩身边哥哥、姐姐或名人的榜样,给小孩树立一个目标。
2、家长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古时候《孟母三迁》就是为孩子营造了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多次搬家。良好的人文环境对人的成长及品格的养成至关重要。
3、小孩毕竟自制能力弱,需要纪律、需要规范、严加管束,适当惩罚,方能从点滴做起,养成良好的习惯。
4、家长在教育中要掌握强弱的分寸,不能一味的溺爱放任,也不能采取过分高压甚至残酷体罚的手段,这两者都不好。
四、古人对于启蒙老师的要求:
1、老师要包容:学生千万、各各不同,要包容他们,了解他们,因材施教。
2、老师要“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要启蒙幼儿自己采取正确的方法去自觉学习和思考。
3、老师对小孩平时的注重观察,发现好苗头,要及早表扬,发现不好的苗头要尽早引导,做到防微杜渐。
4、老师既然担当启蒙的重任,要不断修养自己,成为刚柔兼备,有仁有智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