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对于孩子的宠爱是想把一切好的东西都给孩子,把孩子当上帝供着,无论他做什么都是对了。由此衍生出一个问题,孩子心理脆弱。怎么说呢?现代人的家庭是“4+2+1”6个大人围着一个小孩转,让小孩认为这个世界都是围绕着自己转的,把自己当做世界的中心。这种自大的心理在如今这个社会又将如何生存呢?
现在,很多孩子都经不起一点批评,一批评就感觉人生没希望了,要去自杀,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做了这种事情之后,会给活着的人带来怎样的伤痛。他们只知道你不让我好过,我也不让你好过。简单说,如今的生活条件越好,孩子所受到的呵护越多,他们的人也就越自我、越虚荣,因此,对于自己的生活也就越挑剔、越狭隘。
古人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意思是: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所做的事不能轻易如愿,通过这逆境的磨砺,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而如今的家长,正好相反。他们对待孩子:悦其心志,只求孩子开心;舒其筋骨,生怕孩子累着;事事顺其所为,遂其所愿,所以,孩子因宠而娇,缺乏忍耐之性。如此,遇事有各种冲动之举也就不足为怪了!
其实,家长可以去尝试做一下,十之七八的鼓励,十之二三的责罚,这样有利于塑造孩子健康的人格。时不时地让孩子受点小气,受点小委屈,其实是一种心里上抗挫折的锻炼。老话说:受得了气,才成得了人。老是忍着不发脾气也是何苦呢?不知道憋着憋着,会把自己憋出抑郁症吗?该发的脾气不妨发点,只要不过份就行了。如此,家长不会憋出病来,孩子也知道问题的严重性。发完脾气后,把道理及时讲清楚,再做点开心的事,一切都烟消云散了,孩子也得到了磨炼。